12nm是非EUV時代真正的‘收官之作’
2025-07-29 13:46:18
盡管12nm在技術譜系中介于“先進”與“成熟”之間,但12nm是使用非EUV光刻技術最先進的工藝節點了,成本優勢盡顯。其商業價值正在回暖,四大邏輯正撬動老節點煥新生:
一、當前全球AI應用正從“中心大模型”向“邊緣推理”延展,邊緣設備如XR、穿戴、IoT、汽車芯片,對功耗、面積、成本敏感;7nm/5nm雖強,但貴且難;28nm/40nm雖便宜,但性能不夠;12nm正好踩中“性能-功耗-成本”的平衡點,成為邊緣AISoC的理想選擇。
二、可以看到,國內選用這一節點的芯片公司頗多,很大程度上也是地緣政治下的“安全工藝”再評估。在“科技制裁”與“芯片本土化”雙重壓力下,12nm成為理想切入點:12nm不屬于最尖端(不被卡),能支撐現代主流中高端應用;在中國/東南亞/中東等地已有相對成熟的制造基礎(可落地);
三、成熟設備+先進封裝的“系統升級”路線。12nm節點具有與先進封裝(如2.5D、3D-IC)技術高度適配的工藝寬容性;當前系統級芯片設計趨勢強調“異質集成”,需要在一個封裝中混合多種節點芯片;使用12nm工藝制造邏輯芯片,搭配AI加速器/內存等裸片,能快速構建“準先進系統”,成本遠低于先進節點全流程。
四、先進制程資源緊張,客戶轉向中節點。先進制程(7nm及以下)全球供需緊張,尤其受限于EUV產能;臺積電、三星重兵押注高端客戶,邊緣客戶/垂直細分客戶排隊無望;同時,成熟節點(28/40nm)客戶逐步升級,開始“倒逼”中段工藝;12nm因此成為自然的“分流節點”,承接兩端產能壓力。
從趨勢來看,12nm正從一個“過渡節點”變成新的“戰略節點”。它可能不會定義未來的算力極限,但卻會主導:下一代邊緣AI終端、中高端智能感知系統、多數消費電子與可穿戴SoC、新一輪國內自研IP和EDA工具驗證平臺、汽車電子與XR系統芯片。12nm可以說是非EUV時代真正的‘收官之作’”。
本文關鍵詞:12nm
上一篇文章: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增長4.4%
深圳市英尚微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靜態隨機記憶體產品及方案提供商,十年來專業致力代理分銷存儲芯片IC, SRAM、MRAM、pSRAM、 FLASH芯片、SDRAM(DDR1/DDR2/DDR3)等,為客人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及方案。
英尚微電子中國區指定的授權代理:VTI、NETSOL、JSC濟州半導體(EMLSI)、Everspin 、IPSILOG、LYONTEK、ISSI、CYPRESS、ISOCOME、PARAGON、SINOCHIP、UNIIC; 著名半導體品牌的專業分銷商 如:RAMTROM、ETRON、FUJITSU、LYONTEK、WILLSEMI。